泰和讯(陈豪)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今年以来,泰和县螺溪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推进“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铺就绿色生态致富路。
“稻虾共作”助推产业更高效。小龙虾在稻田里活动,不仅可以为稻田除草、松土,还能增加水稻分蘖期和灌浆期的叶片含氮量,提高水稻成穗率,小龙虾的排泄物是稻子的天然肥料,产出的稻谷品质高、无公害。据了解,普通稻田每亩投放80斤复合肥,在稻虾田中投放量可减少50%。目前,该镇有近1.3万亩稻虾田,化肥使用量可减少近400吨,农药用量减少近3吨,不仅大幅减少了农民的农资投入,还能恢复土壤生态。
“秸秆还田”促进农业可循环。秸秆在虾稻养殖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虾苗阶段,能够为虾苗提供丰富的开口饵料。“稻虾共作”模式实现了稻草秸秆的全量还田利用,据统计,该镇1.3万亩稻虾综合种养共可资源化利用稻草秸秆约6000吨,大大提高了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促进农业可循环发展。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aysz01.com/archives/104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