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和初春时期,昼夜温差较大,天气忽冷忽热,龟苗易感伤寒,体质变差,抵抗力下降,极容易感染白眼病。
从龟苗到成龟都会患白眼病,多见于石金钱龟苗。该病为传染性疾病,一旦发现一只龟苗染病,通常都会出现大规模爆发。白眼病常常复发,难于治疗,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会损失严重。
1
白眼病症状
1、 病龟眼部发炎充血,眼睛肿大,眼角和鼻因眼部炎症而糜烂;
2、 多数病龟眼睛内部有白色或异样物,有的眼角处有小红点,眼睛外部被黄色或白色分泌物盖住;
3、 病龟精神不振、反应呆滞,对食物不感兴趣,严重者停食,怕光、行动缓慢,不时用前肢抓挠眼睛;
4、 常常伴有呼吸困难,不时头向上仰或张大嘴巴,似咳嗽状,有时吐出气泡;有的气管有痨音,不时吐出黏稠痰液;
5、 嘴巴被豆腐渣状的东西堵塞。病情严重者很快死亡,也有的因呼吸不畅而死亡;
6、 严重的病龟身体变轻,难以下沉,只能伏于岸边,少数浮于水面或爬到别的龟体上;
7、 有的眼睛凹陷,严重时一侧乃至两侧失明,即所谓的 “盲眼”;
8、 病龟若长期遭受白眼病的困扰,不摄食,最后将因全身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2
白眼病病因
1、 室内温度不稳定。不稳定的温度让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身体的调节机能无法适应,从而降低龟的免疫力。
2、 百家苗。不同环境、不同体质和不同年份的龟苗掺杂在一起,体质弱的龟苗感染了白眼病后,会交叉感染其他龟苗。
3、 水质问题。受污染的水容易滋生真菌,如果水质碱性过高,龟体长期处于水渗透不平衡的状态下,会刺激龟苗的体内酸碱平衡而产生霉变。
4、 长途运输问题。龟苗在长途运输过程中,路途颠簸且空气不流通,排泄物无法及时清除,容易产生霉变,滋生真菌。
5、 食物不新鲜。变质的实物本身就含有很多细菌,这些细菌进入龟体内繁殖,破坏龟的免疫系统。
6、 食物单一,营养不均衡。龟类生长需要全面的营养,食物单一会造成营养缺失、维生素缺乏,对疾病的抵抗力便会减弱。
3
预防措施
白眼病具有强传染性、高度死亡性,现阶段尚未有明确的白眼病治疗的特效药物。龟业内大多摸着石头过河,在不断的治疗实践中总结归纳经验,试图找出解决龟苗白眼病的科学治疗方案。在还未找到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时,应该要通过以下几点来预防龟苗白眼病的发生。
1、 谨慎选购龟苗。因为尾苗体质较头苗和中苗弱,且出壳时间距离入冬时间较短,温度变化较大,导致尾苗发病率较高。
2、 刚购入的苗前20天需要晒足够的太阳,使龟苗充分吸收钙质,增强体质。
3、 3月是初春季节,早晚温差较大,要注意观察龟苗情况,一旦发现有不对劲的龟苗,立即隔离饲养,并全面消毒。
4、 体质较弱的龟苗应该多喂猪肉、虾、多种维生素和鱼肝油,帮助龟苗增强体质。
4
治疗措施
1、基本干养,病龟需要一天两次泡药澡30到45分钟(阿莫西林药粉+维生素B和C+28℃温水),一粒阿莫西林胶囊可分3次用,每次加水约500毫升即可;
2、白天可涂金霉素眼膏3到4次,涂后放阴暗处休息至少15分钟;
3、晚上病龟睡前涂金霉素眼药膏,涂后在龟头上身上盖条毛巾强迫睡觉,便于药物的吸收;
4、喂食时可以适量加阿莫西林药粉和复合维生素,有助于眼睛的恢复和提高抵抗力,但要注意用药量。
5
注意事项
1、注意水质、治疗期间最好用凉白开;
2、病龟饲养容器基本要每天消毒,病龟与健康龟要分开养;
3、涂药时棉签不能左右眼共用,一根涂一只眼睛,避免混用导致交叉感染;
4、上眼药水和眼药膏一定要用小镊子拨开眼皮再滴眼药水和用棉签把药膏涂到里面;
5、如病龟常用前爪挠眼睛,涂药时能顺便在前爪上也涂一点药膏;
6、用药时要参照试用说明书,避免用疗效快但刺激性大的药水。
6
恢复阶段
1、注意营养,继续每隔几天分别投喂适量的复合维生素;
2、注意晒太阳,可以为龟苗和龟池杀菌消毒;
3、一天两次眼药水巩固一段时间;
4、从干养到放回水里,要逐步加大放在水里的时间,逐步适应。
本文章由鳌游水族提供,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aysz01.com/archives/66954.html